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2月30日电(王艳龙 李杨)30日16时许,加格达奇车务段管内月牙湖站天已擦黑。“2道去专用线的调车进路好了。”月牙湖站连结员张思奇正用手持电台向调车长肖智文汇报调车信号开通状态。-31℃的极寒里,迎面是刺骨的西北风。
月牙湖站是中国最北的火车站,主要以煤炭运输为主。受地理位置影响,这里天冷、雪多、风大,一年有一半时间被积雪覆盖,最低气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因为煤炭多在夜间运输,从18时忙至次日6时,调车组的小伙子们要和寒冷彻夜共舞。对于24岁的张思奇来讲,调车作业最难忍耐的并不是脏、累、险,而是这冬季里的寒冷。当天,他棉袄外面套着派克服,雪地鞋内棉袜子再套毛袜子,围脖帽子戴好只露出两只眼睛,尽管如此那股冷还是让他觉得冻到了骨头里。
“推进、推进。”随着电台里响起车列启动的指令声,20辆敞车在调车机推送下缓缓向专用线驶去。在向专用线行进过程中,张思奇始终挂在车列前端车梯上,仔细瞭望着前方进路状态。为了保持身体平衡,他不得不用一只胳膊挂在铁车梯上,一会儿功夫,胳膊便冻得像被撕裂一样,火辣辣地疼。“车列推进过程中,司机看不到前方进路,这时就需要我们站在最前端的车辆上观察进路,作用相当于‘倒车雷达’”。张思奇边说边用厚厚的棉手套抹了一把眼睫毛上的霜花。
“十车、五车、三车、停车……”17时30分许,伴着肖智文发出的调车指令,车列准确的停靠到了指定货位。车辆停妥后,连结员张思奇立即按下紧急停车信号,在得到肖志文准许后,熟练地钻到车钩下,关阀、摘管一气呵成。一番忙活就比在车前站着瞭望时身上热乎不少,但鞋子里的冰劲儿已经缓不过来了,张思奇在雪地里使劲儿跺了几下脚,让脚趾不那么刺痛。
“车辆对位完毕,可以装车。”18时10分,煤矿监装人员的电台里传来调车长对位完毕的指令声。得到许可后,三台装载机挥舞着“手臂”在货场往来穿梭,以每分钟一铲、每铲4吨的进度,将小山般的煤炭装进车内,倾泻而下的煤炭与车列碰撞的轰鸣声,回荡在货场上空。
19时许,调车作业结束,俩人回到休息室,张思奇将霜水打湿的鞋子、手套放进暖鞋器。随后用保温杯给自己和工友冲泡了两袋板蓝根。“我和工友刚得过‘新冠感染’,虽然身体还没完全恢复,但是作为年轻人,为了电煤运输的安全畅通,这点困难不算什么!“张思奇一边捧着保温杯小心的滋溜着,一边感慨的说。此时,杯口升腾的热气,遇到他们冰凉的脸颊迅速凝结成了一片水珠。(完)